随着各省录取工作的进行
同学们都陆续地收到了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
这也就意味着,你想的高中生活彻底结束了
人生也即将迎来新的冒险了比如很多要去外地上大学的学生,
要开始独立生活了
这时有的家长就会开始发愁
孩子第一次出远门,每个月要给多少生活费?
不少学生过着“半月皇帝""半月乞丐"寅吃卯粮的日子。家长也比较发愁,每个月究竟要给孩子准备多少钱呢?多了怕孩子不节制,少了怕委屈了孩子。
有网友估算了,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:
饮食开销
早饭一个饼+一碗粥+一个鸡蛋≈3—5元
午饭两个肉菜+一个汤+米饭≈6元/一屉小笼包≈5元/面条≈6元/特色菜≈10—15元/外卖≈10—20元
晚饭跟午饭是差不多
水果、饮料≈10-20元左右
由此看来,饮食开销每天大概需要20—30元,一个月大概要花费600—900元
生活开销
一般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是消费的高峰期
卫生纸一提≈10—20元
洗衣液≈20元
洗发水+护发素+沐浴露+洗面奶+牙膏等,不同牌子差别比较大,这里按普通的价位算一共≈300元
校园宽带网费≈10元
话费月租加上日常通话每月≈80元
电费是宿舍平摊≈5—10元
交通费,看出行的次数以及乘坐的工具,暂且以坐公交为主,一个月出去4趟≈16元生活开销开学初的月份花费多一些,每月大概需要500—800元,其他月份大概300—600就够了
社交开销
给舍友或朋友买生日礼物、出去吃饭,大概在100—300元左右
社团、班级聚会,平摊也在100左右
逛街、看电影等花销就不可估算了
社交开销平均每个月需要500元左右,但社交开销并不是每个月都有,可以看情况而定
附加品(不可估算)
手机、电脑、耳机等电子产品
买衣服、化妆品、零食、玩游戏氪金
买书、四六级考试报名费、学习资料
那么,到底你的大学所在地,一个月多少钱能够满足基本生活呢?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生活费的几个等级~
等级1
温饱型丨800~1000元
维持正常开销,平时生个病都靠自己扛。
平时买卷卫生纸,都要计算着如何使用最合理。
买件新衣服要考虑好几天,多则几个月。
只要有时间,有精力,就出去打工兼职。
善于用“贫穷使我丑陋”类似的话自嘲。
基本不谈对象,开销支持不起。
基本没有自己的剩余钱财。
若是不打工,就以父母打生活费的日子为一月开荤的时间。
等级2
小康型丨1000~2000元
偶尔和室友,朋友们出去K歌,聚会。
谈恋爱的时候可以用富裕的钱买礼物。
一个人管花好,两个人管吃饱。
对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和安排的理性大学生。
水果酸奶饭后甜点可以适量的购买消费。
有自己剩余的一小部分小金库。
等级3
小资型丨2000~3000元
旅行无需等待,无需担心穷游。
新出的游戏皮肤和喜欢的游戏装备想买就买。
一个月点外卖不重样,可以拥有豪华煎饼果子,豪华鸡蛋灌饼。
为人大方,零食与室友一起分享。
喜欢好玩好吃的地方,喜欢广结交朋友。
等级4
暴发户型丨4000~5500元以上
喜欢的东西就是要买的!
一天不花钱就浑身痒痒,觉得身边的事物哪哪都不好看,需要重新更换。
任何喜欢的东西只买最新款。
人好钱多,家里有矿。
那大学生生活费到底多少合适,以下几个参考依据,供各位家长、准大学生参考:
所在城市
学校位置
学校类型
所学专业
社团活动
性格兴趣
家庭条件
如何防止“前半月富后半月穷”
一,把资金进行分类。一般分为两类,一类作为消费资金,一类作为储蓄资金。要逐渐延长消费资金的可用日期,衣食住行娱乐费用,哪个单项费用超支就从其他费用中支出,直至养成习惯,不用储蓄资金为止。如果能有节余,可每月抽出100元存入零存整取或基金定投,一方面能获得收益,另一方面可强制储蓄。
二,要养成记账习惯。这个习惯应该从一上大学就开始培养。记账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每天用了多少钱?是怎么用的?看似微不足道的记账,对于掌握收入与支出的平衡、提高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。对于大学新生来说,记账并不难,但贵在坚持和总结提高。
三,取钱限定金额和次数。这主要针对一些不能坚持记账,但还要控制自己支出的学生。可以采取每月多次提款的办法,每次从银行卡里提取现金时要限定金额,并不断控制提取数量,直至提取费用的次数、金额不超过目标额为止。
四,树立勤俭意识,合理消费,避免盲目攀比。面子消费是中国特有的消费现象,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,由于正处在纯消费阶段,经济来源多数要靠父母,这样的“面子”,大可以不要。
网友们总结盘点了全国部分地区
大学生生活费参考标准 ( 每月 )
????
亲爱的你,不要为钱烦恼
「大学生多少生活费才算正常」
这个问题,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
父母的爱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
作为学生,我们并非处于经济链的弱势
相反,学校是一个提供机会的大环境
在这里我们都可以通过
不断发散创新思维参加比赛获得奖金
还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刻苦用心获得奖学金
甚至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一起创业
在不同阶段,需要钱的标准是不同的
它所带来的意义也不相同
而我们所要做的是
不管钱多钱少,都找到它积极的一面
去配合我们的生活